
采访整理 夏城磊
2月25日-28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共同举办,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市技师学院、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共同承办的“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广州举行。上海选手在宝石琢磨工(宝石琢型设计与加工)赛项获得一金一银三铜的优异成绩。
本次宝石琢磨工竞赛是首次以国家级一类竞赛的形式举办。经过数届的发展,不仅对中国现代化的宝石加工发展和技能有着积极且深远的意义,其中涌现出许多技术能手更是将这一技能反哺到行业、学院和普通人中,极大地推进了社会对这项技能的认知与了解,促进行业从原来粗放的经验型加工,逐渐过渡到讲求原石利用和光学效果之间平衡的精加工和创新艺术型加工,进而为赶超国际同类水平打下了坚实的铺垫和技能储备。
所谓宝石琢磨指的是将宝石原料(原石)制成宝石、雕刻品或其他饰物的技能,其中包括切割、琢磨、雕刻等具体工艺,古希腊及拉丁语称之为“Lapidary”。宝石原料经由人的艺术创作和设计,将自己的奇思妙想投射在宝石上,继而通过各种相配套的工具展现人与宝石的互动之美,使宝石迸发出或璀璨夺目或巧夺天工的设计语言。

宝石琢磨工竞赛不仅对中国现代化宝石加工发展和技能有着积极且深远的意义,也极大地推进了社会对这项技能的认知与了解,促进行业从原来粗放的经验型加工,逐渐过渡到讲求原石利用和光学效果之间平衡的精加工与创新艺术型加工,进而为赶超国际同类水平打下了坚实的铺垫和技能储备。


上海代表队在本次大赛上取得的成绩不仅仰赖于所有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员、领队、选手和指导老师,也促使我们去回看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后记中邀请了指导教师和多名参赛选手一起,多视角地简述他们参赛感悟。
指导教师
“我建议选手对琢磨过程中难点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对工具的使用要熟练于胸。要重视圈形以及它对后续工艺的影响。竞赛时圈形存在一定的随机性,非常讲求技能的熟练程度,在平时选手可以针对这方面多做练习和探索。工具的掌握也很重要,主要考察的是选手对工具精度和机械结构等方面的认识程度。”
“全国技术能手”、指导教师邹汝用

“学生应注重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它包括琢型设计、工具机械结构等等,以解决选手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看似随机的问题。抛光工艺中对刻纹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抛光的质量。”
指导教师夏城磊

参赛选手
“个别琢型在设计及记忆方面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对工具有很高的理解和大量的练习以积累经验,熟悉八角手孔位、板位与分度之间的联系。在亭部和冠部的设计中,正确理解版位和琢型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地提升加工的效率。”

“比赛首先顺利完成所有宝石加工为优先考虑,可从难度较低的琢型或材料开始。针对设计图上的角度,在实际加工时应适当的留有余量。”

“琢型设计应充分兼顾比赛的实际情况和个人能力特点,设计并筛选出适合自己的款式。钻石粉的调和要注重颗粒的分布均匀。”

“要注重调节心态和把握时间,对规定时间进行有效合理地分配。抛光是比赛中的重点和难点,抛光盘预处理得当,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赛比拼的不仅是技术,也包括体力,赛前对体力的储备关系到比赛过程中专注力的保持。不同的粘结剂各有特性、虫胶、红漆和AB胶都有针对性的用途。”

展望未来,在中国式的智慧与理解下,我国的宝石琢磨事业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力和技术爆发力,而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不仅将给相关制造行业带来突飞猛进的变革,结合我国90多年的钻石加工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成果,完全具有形成一套中国式精加工理念的基础,且将惠及整个珠宝行业,提升行业整体的审美与对高品质珠宝的理解。